新型储能“走得远” 商业模式需创新
◎本报记者 何 亮 实习生 胡轶慧
近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开工建设,成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工厂投产后将生产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生产的Megapack储能系统相比国内储能系统暂不具备价格竞争力,不过,工厂的落成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我国相关企业创新动力。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开发利用。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型储能已投运装机超3000万千瓦。新型储能正在成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安全高效发展的“助推器”。
示范项目加速落地
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划的落地以及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型储能项目快速推进。
日前,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辽河油田竣工投产。试验站利用电网负荷低谷时的电加热熔盐,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存储在液态熔盐内,再通过高温熔盐与水连续换热产生蒸汽,为周边的稠油热采井提供蒸汽。试验站储能规模15兆瓦,每年可生产蒸汽4.8万吨,替代天然气313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6768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设计院院长孙雁伯介绍,熔盐具有高熔点、高热熔等特点,既能作为储能介质,又能作为传热介质。
由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乌兰察布“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坐落于内蒙古草原腹地。在这里,多组“集装箱”紧密排列,7种新型储能技术正进行实验验证。
在基地的储能实验室里,记者看到,外形酷似集装箱的“大家伙”就是储能柜。打开柜门,固态锂离子电池、新一代全钒液流电池等探索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的实验设备有序运行。
自2020年起,三峡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20余所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和院校,在这里进行实验,为未来不同场景下储能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寻找解决方案。
目前新型储能方式主要分为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其中,电化学储能是目前行业应用最多的储能方式。“它具有转换效率高、响应速度快、配置灵活等特点,可以极大满足电力系统对调峰、调频的需求。”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乌兰察布“源网荷储”项目部主任韩俊飞表示,电化学储能优势比较明显,但由于其特性,也受到循环寿命、经济性、环保要求等方面的限制。
相较于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具有很好的环境友好性。
在基地中央,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正进入冲刺期。项目利用空气压缩机和透平机,可实现对电能的存储。
韩俊飞告诉记者,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物理储能形式,循环寿命比较长。但其一次性投资比较高,且会受到地理条件和应用场景限制,不太适合小功率的用户储能。他认为,不同储能方式的优缺点不同,适用场景也不同。未来,不同储能方式与电源、负荷的多能互补、协同运行,会成为储能行业新发展趋势。
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唐博进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储能产业链,包括电池、逆变器、储能系统等,这使得我国在储能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相较于国外,我国在储能领域具有建设成本低、产业链完整、政策支持和创新力度强等优势。
探索建设共享储能
在我国,新型储能设施多配套新能源场站进行建设,投资、建设、运维通常由发电企业承担。这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站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让储能项目更经济地运行?
在江苏如东,江苏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已正式并网。虽名为电站,但它并不生产电,只是电能的“搬运工”。在夜间用电低谷时,电站从电网“下载”电能,给储能电池充电;等到白天用电高峰时,再向电网放电。
记者了解到,这个储能项目多了“独立”和“共享”两个关键属性。电站由第三方投资、建设、运营,并以独立身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共享”是指电站不仅服务单一的发电或用电方,而是将储能设施开放给多个用户使用,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购买相应的电力份额。
三峡电能江苏丰储共享储能项目现场负责人魏永清告诉记者,电站以独立主体身份直接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配套容量,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服务,为用户提供优质现货交易品种。
业内专家指出,“独立+共享”的商业模式,提高了储能电站的利用率和运营价值,拓宽了电站收益渠道,有利于推动储能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1年7月,“共享储能”概念首次亮相。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储能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鼓励探索建设共享储能。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徐东杰表示,新型储能是一个新兴事物。未来,随着新型储能成本下降、技术进步,更多商业模式有望出现。这些商业模式或将推动新型储能产业整体发展。
随便看看: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