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联华超市都开启调改了?超市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最近几年,只要说起超市,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些想不起来自己上次逛超市是什么时候了?的确伴随着电商的发展,特别是生鲜零售和即时零售的普及,超市似乎正在向我们远去,日常买小东西有便利店,买大东西有电商,我们为什么还要去逛超市呢?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华超市公布了自己的调改成绩单,面对着联华的案例,让人不禁想问超市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1、联华超市首次公布调改成绩单?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老牌零售商联华超市刚刚调改完成的联华超市上海中环店重新开业,联华超市同时也表示,下一步对其余门店的调改将以中环店为样本。
中环店的调改历经3个月的时间。今年7月时,联华超市启动对中环店的改造,据当时联华超市的介绍,改造将围绕供应链的突破进行,目标是在更优质的商品基础上,降本降价,吸引更多客流。
具体上,联华超市中环店门店面积由原先的12000平缩减到4000平,商品SKU由20000个精简至8000个,总体上新引进商品占比达60%,其中联华超市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约10%,在此基础上商品价格也进一步下探,向周边3公里的消费者许下“买贵退差”的承诺。
界面新闻于现在的中环店内看到,总体上相比过去,现在的联华超市门店从商品陈列、装潢上都有了不一样的风格。店内除去生鲜品外,还引入包括高端洗护品、进口面膜、餐具等风格更为年轻的商品,此外还有包含上海土特产酱菜、吴山烤禽、米酒等在内的上海地域特色新品;“联华自有品牌”的标识也被显眼地立在门店内。
据上海证券报的报道,联华超市焕新启程,分享近期焕新阶段性成果及下阶段计划。其中,联华标超业态将以社区型大店、社区型小店、流量型门店为3个基础模型进行优化和创新,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购物体验。卖场世纪联华则以中环样板店焕新为出发,自即日起至年底,对上海20多家世纪联华陆续进行焕新切换。
据悉,联华于1991年5月设立,2003年在中国香港上市,成为境内首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连锁超市企业。旗下拥有国内连锁零售品牌“联华”“世纪联华”“快客”“华联”,以齐全的品类、丰富的品种和本地化生活服务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联华目前在全国共有3300多家门店。
2024上半年,联华股份实现营收108.97亿元,同比下降7.4%;毛利额12.52亿元,同比下降1.15%。
2、超市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其实,联华超市的调改的背后是各家超市巨大的经营业绩压力的缩影,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超市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首先,超市们是怎么崛起又是怎么衰落的?中国超市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向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超市巨头学习开始的。在早期,这些国际超市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以及商品陈列等都成为中国超市模仿的对象。它们带来了规模化采购、一站式购物体验等先进概念。在那个时期,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市场迅速扩容。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迎合了消费者对于便捷购物和丰富商品选择的需求。当时的超市里人头攒动,每逢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成为国人日常生活购物的必备选择。消费者可以在超市里购买到食品、日用品、服装、家电等各种各样的商品,这种一站式购物的便利性是传统杂货店无法比拟的。
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崛起,超市开始日渐没落。传统超市曾经的辉煌逐渐褪去,甚至逐渐成为了被淘汰的代名词。电子商务平台以其几乎无限的货架空间和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对传统超市造成了巨大冲击。消费者不再需要亲自前往超市,只需在电商平台上轻点鼠标或滑动屏幕,就可以浏览海量的商品,并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服务。这种购物方式的便利性和时效性,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线上购物。
其次,超市衰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面对着超市的变革,我们不妨仔细看看超市衰落的具体原因:
一是电子商务持续成长超越超市。一方面,电子商务几乎无限的货架是其核心优势之一。在传统超市中,由于空间限制,所能陈列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是有限的。而电商平台则可以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商品,无论是小众品牌还是国际大牌,无论是常见商品还是稀有的特色商品,都能在电商平台上找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再受限于超市的库存,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高效物流的便利性更是叠加了优势。高效的物流是电商的另一个关键竞争力。电商企业通过建立庞大的物流网络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商品配送。消费者下单后,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到商品。以京东为例,其在全国多地建立了大型物流仓库,并通过大数据等技术优化配送路线,实现了当日达或次日达服务。相比之下,消费者前往超市购物需要花费时间在路途上,还要在超市内排队结账,耗费的时间成本较高。
二是生鲜电商对超市生鲜业务的冲击。生鲜电商的全面兴起是导致超市衰落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鲜是超市的重要品类,长期以来,超市的生鲜买菜功能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生鲜电商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生鲜电商通过建立产地直采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同时,它们利用冷链物流技术,保证了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消费者可以在生鲜电商平台上购买到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而且还可以享受送货上门服务。
在生鲜电商的竞争下,超市的生鲜业务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超市的生鲜采购成本相对较高,由于其采购规模和渠道的限制,难以像生鲜电商那样实现低成本采购。另一方面,超市在生鲜保鲜和物流配送方面也存在不足。虽然一些大型超市也有自己的冷链物流系统,但与专业的生鲜电商相比,其效率和覆盖范围都存在差距。
三是即时零售和便利店的结合给了超市最后一击。随着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接入了这些平台,实现了商品的即时配送。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下单购买超市的商品,并且在短时间内就能收到。这种即时零售模式将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和线下门店的时效性相结合,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快速购物的需求。对于一些急需的商品,消费者不再需要前往超市,只需在手机上下单,半小时左右就能收到商品。
便利店的不断发展也对超市构成了威胁。便利店以其便捷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即食食品等商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便利店通常位于社区、商业街等人口密集的地方,消费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而且便利店的商品种类侧重于食品、饮料和日常急需的生活用品,对于那些只是需要购买少量商品的消费者来说,便利店更加方便。
第三,超市们的出路到底在何方?面对电商和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的冲击,传统超市必须要求变求新了,可能的方向其实也相对明确:
一是学习胖东来,主打自营商品的价格力和质价比。胖东来作为一家区域性的零售企业,凭借其优质的服务和自营商品的价格力,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胖东来注重商品的品质和价格,通过优化供应链和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了商品的低价销售。同时,胖东来还提供了丰富的商品选择,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正如上文的案例,联华超市在调改过程中,也借鉴了胖东来的成功经验。例如,联华超市中环店在调改过程中,精简了商品SKU,提升了自有品牌的占比,并通过源头直采降低了商品价格。这些措施使得联华超市在商品价格和质量上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购物。
因此,超市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在求新求变中保持竞争力成为了摆在每一个超市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学习胖东来自营模式、转型为电商前置仓还是拓展餐饮市场,每种模式都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重要的是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迭代自己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随便看看:
- [热点]沃尔核材002130.SZ:乐庭智联目前已拥有绕包机二百多台
- [热点]产品卖不动,储能厂商盯上这个新市场
- [热点]财政部:前十月证券交易印花税866亿元,同比下降46.4%
- [热点]深海导航靠什么?专家: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已完成水下试验|大湾
- [热点]重庆钱罐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海川星辰互联网泛娱乐直播机构
- [热点]英国标准协会BSI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人工智能将加快推进可持
- [热点]华东医药:两款GLP-1药物获批脂肪肝相关适应症临床试验
- [热点]瑞派宠物医院轮值总裁胡文强:双维度提升打造服务自信,共筑宠物
- [热点]后浪教育室内设计课程:培养新时代室内设计专业人才
- [热点]强经营重回报成市值管理重要“打开方式”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