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斤男子豪掷2.2万元 9名轿夫抬滑竿征服峨眉山42公里
近日,一则"263斤男子雇9名轿夫抬滑竿往返峨眉山"的新闻引发热议。这位来自江浙地区的游客以22100元高价定制特殊服务,历时10小时完成全程42公里的登山之旅,其独特的出行方式在社交平台引发"豪横"惊叹与人文思考的双重讨论。
特殊定制服务的诞生
由于该游客体重达263斤且体型庞大,常规滑竿难以容纳。轿夫团队先后尝试三顶轿子才找到合适载体,最终组成9人轮换团队——4人一组抬轿,1人专职开路,以"嗨哟"号子相伴完成21公里上行。据轿夫方先生透露,此举既为安全考虑,也创下景区罕见记录:普通游客通常仅体验3公里480元的短途服务,而这次定制行程价格达常规费用的46倍。
旅程中的暖心细节
不同于大众想象中的阶级对立画面,这位游客展现出鲜明个性:全程配合轿夫节奏高声应和号子,雨天拒绝撑伞坚持与劳动者同甘共苦,更在下山后额外支付900元小费。其在财神店住宿一夜后的返程中,壮观的四人抬轿队伍引发游客围观拍摄,被形容为"移动的风景线"。
争议背后的现实镜像
事件曝光后舆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网友心疼轿夫"汗湿裤腰带"的艰辛,质疑服务存在阶层隐喻;而从业者方先生则坦言"需要这样的顾客养家",透露该游客已预约明年五月再度光临,届时将特制更舒适的大轿。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市场行为,恰恰折射出旅游景区特种劳务的生存现实——正如轿夫所言:"若真怜悯我们,不妨消费支持"。
这场价值2.2万元的登山之旅,既是对传统人力服务的极限挑战,也成为观察当代消费伦理的生动样本。当262斤的体重遇上42公里的险峻山路,金钱与劳力在天平两端达成了微妙平衡,而那些回荡在山间的"嗨哟"号子,或许比任何理论争辩都更真实地诉说着生活的本质。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