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从“洗砚之困”到“滴水之功”:一块墨砚里的文明突围

作者:网络 时间:2025-04-01 09:48 点击:
导读:中国书写史本质是一部材料革新史:从甲骨朱砂、松烟制墨到“墨分五色”,墨砚始终承载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然而,工业时代的市售化学墨汁却让书法沦为“污染源”,传统文

中国书写史本质是一部材料革新史:从甲骨朱砂、松烟制墨到“墨分五色”,墨砚始终承载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然而,工业时代的市售化学墨汁却让书法沦为“污染源”,传统文化与生态环保间的矛盾亟待破解。面对这样的生态困境,上海国韵选择研发新品,重构墨与水的共生关系,减少书法墨汁污染。


从“洗砚之困”到“滴水之功”:一块墨砚里的文明突围(图1)


这款创新文房产品“墨见”,巧妙融合千年古法制墨工艺与现代智能制造技术。创始人倪俊豪分享研发历程时表示:“源于对父亲研墨习字的观察,我思考能否通过工艺革新简化传统流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实现古法精髓与现代制造的完美结合。”


该产品突破性采用食品级天然色素配方,通过特殊工艺处理实现“沾水成墨”的便捷使用方式。使用时仅需毛笔蘸水轻触墨块即可获得均匀墨色,停笔后自然阴干即可保持墨体完整,既保留了研磨成墨的传统书写质感,又解决了传统墨汁易挥发、难保存的痛点。让千年书法艺术与环保理念真正相融,诠释“器以载道”的当代内涵。


从“洗砚之困”到“滴水之功”:一块墨砚里的文明突围(图2)


上海国韵主导的这场水墨的现代化转型,本质是一场文明对生态责任的认领。当墨从消耗品转为可持续载体,书法便超越了技艺传承,成为人与自然和解的仪式。千年"惜物"传统在此刻显影:墨块中封存的不仅是松烟与胶脂,更是对山川湖海的庄重承诺。这种以文化自觉重构生态契约的智慧,恰为全球环保困局提供了东方密钥——真正的可持续从不是技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文明以谦卑姿态,在方寸砚台中重建与天地的共生秩序。


从松烟古墨到墨见,变的是一滴墨的形态,不变的是文明对天地的敬畏。面向未来,上海国韵以三十年匠心积淀为笔,以时代创新精神为墨,始终秉持对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而立之年再启新程,将以更具活力的艺术教育生态,朝着成为海内外儿童艺术领域标杆品牌的目标坚定迈进!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42297号-4

苏公网安备32131102000875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