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公司 2025 年 BIM 及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产经营工作交流会在长春成功举办
11月16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电化公司在长春地铁项目部召开2025年BIM及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产经营工作交流会。公司总工程师程卫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总工程师关鑫、技术专家穆红普、生产技术管理部部长张海以及各项目BIM技术人员参加会议。

凝聚共识,开启智能建造新篇章
此次会议不仅是成果展示与经验共享的平台,更是思想碰撞与战略统一的重要契机。程卫军充分肯定了各项目在BIM技术应用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针对未来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聚焦人才双轨培养。着力培养既灵活掌握应用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是深化场景精准应用。各项目要找准应用场景,让BIM技术应用于解决现场重难点问题,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三是勇于探索及时复盘。各单位要积极探索快速建模等新方法,注重路径总结与经验积累,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优秀实例。程卫军特别强调了技术管理的重要性,项目总工要全面回归并强化技术管理职能,确保技术方案的质量与实用性;广大技术人员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专业能力;各项目必须抓好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审核关,筑牢安全质量防线,保障项目建设平稳高效推进。

实地观摩,感受前沿技术现场应用
走进长春地铁5号线西南枢纽站的施工现场,参会人员实地观摩了BIM技术在复杂车站中的成熟应用,切身感受了智能化管理为施工现场带来的深刻变革,直观领略了现场精细化、标准化与智能化的高水平管理。

深度交流,共享专项应用宝贵经验
在专题交流环节,多个重点项目分享了BIM技术的深度应用成果:长春地铁5号线项目聚焦管线综合,展示了BIM技术在优化管线排布、解决空间冲突方面的作用,有效提升了设计质量与施工效率;沈白项目围绕变电专业,介绍了BIM与人工智能在牵引变电所优化设计、工艺模拟和安装指导中的实践;天津Z4线项目就BIM融入管线综合应用展开交流,从不同角度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铁伊项目则重点分享了基于BIM的碰撞检测技术在房建专业中的应用,推动质量问题从“被动补救”转向“主动预防”。
展望未来,共绘AI与信息化发展蓝图
在“集团公司AI大模型宣贯”环节,会议深入解读了集团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激发了参会人员关于AI如何赋能工程全流程、提升智能决策的深入思考。随后的“信息化实施路径研讨”气氛热烈,各项目代表围绕落地路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等问题建言献策,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共识。

本次交流会旨在总结与推广BIM技术及人工智能应用的先进经验,探索信息化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路径。展望未来,沈阳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拓展智能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全力谱写智能建造与数字化管理新篇章,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作者:方艺楠 刘彬)
责任编辑:知行顾言
随便看看: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