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律师职业真相
律师行业似乎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微信头像都是职业形象照,工作时都是开宝马奥迪奔驰,开庭后总是在法院周边公园闲庭信步,喂鱼喂鸽子,习惯拍大门合照发个圈,看起来又美又阔,自由又散漫……
律师这个职业,对现代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职业,“高知、高薪、高位”是它的代名词,即高知识密度、很高的薪水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同时,它的另外一面也是“三高”,即“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在我们普通人眼里,它就是一个西装革履,光鲜亮丽,动动嘴皮子一小时几千上万咨询费的精英代表。律师们赚钱真的那么容易吗?中国律师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律师这个职业”。
一、起源
从史料上来说,“律师”职业其实是一个“舶来品”。因为我国虽然早在春秋时期,民间就已经存在代理诉讼的现象,后面也有称讼师、状师的人,但远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律师,因为政府和法律并不承认其合法地位,也没有给予其法定的权利,即没有完整的律师制度,只能算是处于萌芽状态。直到清朝末期《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首次提到了“律师”两个字(佛教经书中虽早有提到"律师”,但指的是善解戒律者),并规定了律师可以参加诉讼。过了几年北洋军阀制定的《律师暂行章程》和《律师登记暂行章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律师的成文立法。后又经历了各种历史事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逐步恢复律师制度。
域外律师制度动辄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律师制度起源于古罗马,公元前3世纪,罗马皇帝以诏令的形式确定了“大教侣”从事“以供平民咨询法律事项”的职业。同时,还允许委托他人代理诉讼行为,于是,“职业律师”正式出现了。公元三世纪,即罗马帝国后期,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律师的管理,将律师分为从业律师和候补律师。
二、中国有多少律所和律师?
根据司法部发布的《2021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显示,截止2021年底,全国有3.65万家律师事务所,共有执业律师57.48万人。
从律师事务所角度看,这三万多所中合伙所有2.61万多家,占71.64%,国资所740多家,占2.03%,个人所9600多家,占26.33%。从律所规模来看,律师10人(含)以下的有2.42万多家,占66.3%, 11人至20人的7504家,占20.52%, 21人至50人的3704家,占10.13%, 51人至100人的700家,占1.91%,律师100人(含)以上的415家,占1.14%。
从律师类别角度看,专职律师45.82万多人,占79.71%,兼职律师1.39万多人,占2.42%,公职律师7.26万多人,占12.64%,公司律师2.27万多人,占3.95%,军队律师1500多人,占0.26%。从2018年起,中国律师每年增长的速度约为12%。
14亿人口有57万律师,算多吗?不算多!律师数量占人口的比例是国家法制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因为律师越多,行业竞争就越大,老百姓享受法律服务就越便宜方便。美国3.2亿人口,约有132万名律师,平均每250人中就有一名律师。相比之下,中国14亿多人,57万名律师,即平均2500人一名律师;法国6000多万人,大概5万多律师,即平均每1200人一名律师;德国8000多万人,大概16万律师,即平均500人一名律师。从这个指标来说,我国跟欧美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单美国就是我国的十倍,说明我国律师人才的数量和比例还有很大的缺口。
从前述司法部发布的数据来说,我国的律师资源分布也很不平衡。2021年我国律师人数超过3万名的省(区、市)只有七个,分别是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四川。从各地区律师协会数据看,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均律师量最高,每万人律师都超过了十名。
但在我国还有很多欠发达地区存在着无律所、无律师的县,这些无地区大部分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黑龙江、山西、甘肃等人口数量少、经济基础薄弱的偏远地区。不过在2022年,通过驻派律师采集的方式基本解决了全国无律师县的问题。这也侧面说明一个地区律师数量的多少往往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活动活跃,案源就多,而且单价可能也会更高。
有经验的经商人士分享经验,看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的好坏,可以去看下当地的律师事务所的数量,如果有很多,说明当地经济活跃,当地政府比较重视经济,尊重企业家,基本不太管企业,交由法律解决,是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当然,律师也是要赚钱,肯定往经济发达的地区跑,同样的案源,在不同地区它的诉讼价值就不一样。比如,在一个小县城,处理的案件涉及的基本可能就是几十上百万元,但在一线城市,付出同样的工作量,但获得的收益可能就是比县城要多几十倍。
三、律师收入如何?
那么,律师的收入究竟怎么样呢?根据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法律服务行业总体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平均到45.82万名专职律师,人均创收约33万元,这跟网传律师人均百万年薪的说法相差很大。部分发达地区可能会高一些,但也没有达到人均百万。比如根据深圳律师协会的数据,2021年度,深圳律师行业总营收约113.6亿元,平均到深圳1.9万名专职律师,相当于人均创收63万元,而且这还是创收,并不等于律师们到手的钱。当然,“人均”这个数据统计游戏,不同职业的意味可能有些许差异。
各行各业都遵循二八定律,律师也不例外。那律师们的收入到底怎么算呢?这里又要科普一下律师事务所的结构问题。从大到小有律所主任、合伙人和授薪律师。
这律所主任相当于菜市场的管理人,合伙人相当于是来菜市场摆摊的摊主,跟摊主要向菜市场交摊位费和清洁费一样,合伙人也要向律所交座位费管理费等,而且合伙人拿到的单子,律所还要从中抽成,有点保护费的感觉,不同的律所抽成比例不一样,据说是10%~30%之间,交完保护费后剩下的就是合伙人的了。不过合伙人一个人不大可能全独吞,因为具体的事情大部分都是由下面的律师完成的,能力强业务多就多雇几个律师给自己干活,差点就少雇几个,这属于合伙人的律师团队,你也要给小的们发工资奖金吧?当然,跟其他职业一样,大头肯定是自己拿的。
所以,在律所上班的律师,如果能力强点接得到案子,就自己做合伙人,请别的律师给自己打工,你的收入自然就高,如果不行,那你就只能加入别人的律师团队给别人打工。通常,给合伙人打工的律师也叫授薪律师,意思就是领死工资的律师。
那全国这57.48万名律师中有多少合伙人,多少授薪律师呢?前面我们说了全国共有律师事务所3.65万家,假设按每家律所三名法定合伙人计算,那我国合伙人律师就是10.95万左右,占全国57.48万名律师的19%。也就是说,全国81%的律师都是给其他律师打工的,并不能拿收入的大头。所以大部分普通律师,别说年薪百万,连年薪三五十万都没有根据。
根据《深圳律协青年律师执业状况调查》来看,从事非诉业务和综合业务的青年律师(40周岁以下)取得较高收入的比例高于主要从事诉讼和律所指派业务的青年律师。其中,从事诉讼业务的青年律师中,有59%近三年来年均收入低于15万元,从事非诉讼业务的青年律师中,42%近三年年均收入低于15万元。30%青年律师年收入不足10万元。这还是在深圳这种大城市,其他地方的律师收入则更惨淡。
比如根据《辽宁省青年律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辽宁55%的青年律师啊年收入不足10万元,其中年收入1~5万元的占20%,5~10万元的占35%,10~20万元的占28.8%。20万以上的仅有16.2%。再比如在贵州的七成青年律师年收入都低于十万元。
在这些收入不高的律师中,最惨的应该是实习律师了,我国规定律师必须先做一年的实习律师才能做正式的职业律师很多律所给到实习生的工资只有2000~4000元,干的活却是无所不包,除了门店接待咨询、做报销这些基础工作外,有的还要给摊主开车、买饭、接孩子。不是说律师界一直有一个笑话吗?月薪3000元不可能招到一个司机,那完全可以招一个会开车的实习律师,而且还是硕士学历的那种。
那律师要怎样才能提高收入呢?说到底啊,还是得有案源,而且是钱多的案子,要想尽办法去拓案源。前面说的深圳律协报告,案源压力一直是青年律师最大的压力来源,而且2022年调研数据较于2018年调研数据增长了23.88%。大部分青年律师的案件来源主要为亲戚朋友介绍、本所同事介绍及原客户介绍。那些总是给律师打电话免费白嫖咨询的,你们得主动点啊!再不多请人家多吃几顿饭,人家真不想跟你做朋友了!该出的钱还是得出啊。
所以现在很多律师甚至开始做自媒体,试图通过自媒体拓展知名度,挖掘潜在客户,获得更多的案源。
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那些高收入律师的大部分时间基本是在服务大公司和老板。比如在资本市场的非诉讼业务中,收入最高的业务之一就是IPO项目,也就是帮助公司上市,IPO律所平均收入基本能够达到400~500万元。
通常来说,一个IPO律师团队包括一个合伙人、两个资深律师、几个初级律师或实习生,差不多一个八人团队,平均一个IPO项目人均创收就能达到60多万元,有的企业优质,律师经验丰富所需人员更少,则收入更高,跟对老大,拿到百万年薪是有可能的。而2022年的A股IPO富创精密项目中,律师费达到了3750万元,已经轻松秒杀了一大堆中小上市公司一年的净利润,当然,大头还是归合伙人,大多数的打工律师只能分一点点。但跟大部分普通律师来说,从概率上看,做一个证券类的律师收入是最高的。
四、律师修炼手册
成为一名中国律师必须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是要通过被称为中国最难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录取率20%左右),而且还不是你想考就可以考,需要本身的法律专业背景或工作背景,才具备报名法考的资格。
第二个阶段,是需要做一年的实习律师,经过律协的考核才能当上职业律师。很多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本抱着满腔的正义理想从事法律工作,往往却被实习律师的3000月薪打败,放弃了律师梦,选择去企业做法务或考公务员。
第三个阶段,就是行业积累,业务能力的积累,持续学习的习惯,丰富的实战经验,高效的人脉积累(能拿案子),这些都需要时间,还要看个人的性格、悟性、圈子乃至家底。前面说过,我国超八成的律师都是给其他律师打工的授薪律师,大部分人将卡在这个阶段。
中国律师行业呢,有这么一说,工作三年才算入行,苦干五年有饭吃,坚持八年积累后则有机会收入飙升并晋升为合伙人,才算正式跻身律师界。注意,这只是有机会,如果你情商不够,不懂得拓展人脉资源,恐怕就会一辈子卡在授薪律师阶段。
五、律师的日常
工作强度之大
律师的大部分工作并不是动动嘴皮子,而是在阅读思考。开次庭可能只有几个小时甚至更少给他“表演”,为了表演好一点,需要了解案件、分析各种信息材料,搜集信息、挖掘证据、检索法条与案例,思索诉讼策略、撰写辩护词等等。稍微复杂一点的刑事案件,案件卷宗可以塞满整个拉杆箱,遇到当事人是高启强这样的,估计十个拉杆箱的卷宗都不够。澎湃新闻曾报道过一起涉黑案,共有九项罪名,42名被告人,多达256册判决书,68万字,这些材料装满了十个收纳箱,还外加了509张光盘。遇到情绪不好的事主,边哭边喊冤,还要做好心理辅导,陪吃陪喝,顺便挖掘真实案情。有些甚至赢了官司还想反悔不付那么多钱。
律师是靠信息差挣钱的行业,因为提供的是非标准化产品。律师们精彩表演的背后是他们加班加点的学习积累,是挑灯夜战的工作准备,是忍辱负重的坚持耐受,是身体的透支和生命的付出,东奔西走、南来北往的生命透支。
对职业环境的无奈
律师执业过程中的烦恼不比任何职业少,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人认为,律师是游走在体制外专门挖法律空子的“幽灵”,所以有时会遭遇公检法误解、歧视和看不惯。这其中有工作职责天然对抗性的原因,更多的是律师执业权利保障不健全。网友们的一张图,可谓对公检法律司各个职业的神总结:
在律师眼里,公检法都是一伙儿的,律师才是正义最后的守护者。在公检法眼里,律师啥也不是,就是事儿逼。
亲朋好友的“关照”
有时候律师还要忍受一些外界的误解,比如总有各路亲朋好友借着熟人关系来白嫖,长时间的法律咨询,丝毫不尊重律师的时间和脑力工作。
所以总体看来,律师是一个准入门槛高,前期投入大,而后发收入二八定率明显的职业。想要真正成为赚大钱的合伙人律师啊,除了业务能力好,还得情商高,会来事儿,能跟各路老板搞好关系,这才能获得这些社会人精的信赖,把高价值案子交给自己。
六、律师的未来
律师是个综合技能全面发展的职业,他/她需要是个足智多谋的战略家,恰到好处的销售者,深邃思考的理论家,富有共情的心理咨询家。总之,律师的积累和成长非一朝一夕,需要坚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找到成就自己的律师之路。
一百多年前,一个法国贵族在周游美国接触了各级阶层之后,得出一个结论:“美国的贵族是法官和律师”。如果说这个法国贵族当时的判断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话,那么现代美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已证明他是一个高明的预言家。希望中国的律师们也能够快速追上国际同行的脚步。
这里就祝各位律师早日当上合伙人,走向职业巅峰吧。
随便看看: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