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扶贫车间抗风险能力
很多企业兴办的扶贫车间成为农民家门口就业的重要平台。从其运营模式看,有的是由新注册成立的小微企业运营,有的是企业布局在农村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有的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上的生产加工延伸。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都需要这样的经营主体和就业载体。
投资相对较少、技术含量不高、建设周期较短、有政策资金扶持,是扶贫车间的优势所在,但同样也是其短板。“小快灵”的特征往往意味着“小弱散”,导致扶贫车间抗风险能力不强、产业层级不高。服装鞋帽、手工编织、农产品初加工等是扶贫车间的主要业态,也决定了因订单的季节性和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竞争中容易遭遇“寒潮”,造成资源闲置。
从当前运行效果看,随着政策补贴动态调整,不少扶贫车间出现日子暂时难过的状况。作为经营主体,扶贫车间需要遵循市场规律,提高市场化水平,在乡村产业格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只靠政策扶持过日子,迟早会被淘汰,不利于乡村产业长远发展和群众稳定就业。
一方面,要加强扶贫车间的县域布局统筹。村村建车间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浪费政策资金。近几年,一些地方探索建立“微工厂合作社”“扶贫车间联合体”等形式,对扶贫车间进行模块式整合,推动链条式经营、抱团式发展,通过统一信息发布、接收订单、加工标准、原料供应和市场销售等环节,避免企业资源闲置。
另一方面,要加强村内产业资源统筹。不是所有乡村都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手工业,扶贫车间也不是拓宽家门口就业的唯一途径。实际上,有不少乡村农产品特色鲜明,只是缺少加工体系。要立足乡村产业实际和各类经营主体特点,推动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公司与扶贫车间资源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将扶贫车间建在特色产业链上,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壮大乡村产业。
此外,还需要加强劳务技能统筹。扶贫车间不能只看重短期就业、零散就业、低水平就业,而要真正培养出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使其具备稳定就业能力,让扶贫车间真正成为就业帮扶车间。 (作者:陈发明 来源:经济日报)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