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县域经济跑出高质量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基础较薄弱,且东西部差距明显。2022年,我国1800多个县和县级市中仅有52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占42个,中西部地区仅10个。
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基,推动县域经济驶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跑出加速度,还需把准3个关键点。
一是找准定位,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要突出特色定位,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选择与县域优势要素相契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对县域产业发展布局的引导作用,通过对产业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市场潜力等相关要素进行整体分析和科学谋划,确定县域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任务表。另一方面,确保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的连续性,以久久为功的韧性推动产业由小及大、由弱变强。
二是聚焦主导产业,推进链式发展。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推动主导产业链式发展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根据县域产业发展特色,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延展产业链上下游,加速构建特色产业集群,破解县域产业链短之困。按照“上游招下游、下游引上游、补齐产业链”思路,梳理县域主导产业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环节,明晰招引重点,创新招商模式,搭建“互联网+招商”新平台,提升县域招商引资能力,补齐产业链短板,破解县域产业链关键节点短缺之困。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培育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聚焦特色产业,打造一批高成长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破解县域产业链层级较低、市场竞争力弱之困。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探索实行县域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一件事”集成服务,为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达效创造条件;强化要素供给保障,构建县域人才汇聚体系,依托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方百计引进能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提高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金融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金融助力产业发展质效;完善科技产业化服务体系,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支持服务科研机构建设。完善法治保障,健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快建设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良法善治营商环境,给县域各类经营主体吃下定心丸,让企业敢闯、敢干、敢投。
(作者徐淑芳 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 来源:经济日报)
随便看看:
- [头条]半夏投资李蓓回应基金回撤:最近的确做的不好,但认为是正常波动
- [头条]上海徐汇“汇聚未来”2023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 [头条]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朱雀二号发射圆满成功
- [头条]交通再添新干线 渝南将建新水库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 [头条]科幻产业正脱颖而出――北京市区企联动打造重点项目群
- [头条]华为孟晚舟:个人案件已画上句号,根据工作需要正常出差
- [头条]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山东一公司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查处
- [头条]九部门发文提升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建设
- [头条]“刷掌”支付落地大兴机场线 多家公司已布局相关技术
- [头条]第一批四川省科技金融创新基地名单公示 成都银行、川发展引导基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