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玩具营销须有底线 儿童安全健康须放首位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07 07:23 点击:
导读:

  成功的营销要有底线。售卖儿童玩具,必须把维护儿童安全健康放在首位,不能为了赚钱而刻意模糊界限、打“擦边球”。

  ■清风

  近期,一种外观具有迷惑性的“假水”玩具在儿童中广受追捧。这种玩具的外形很像缩小版的饮料瓶、矿泉水瓶,瓶身上印有“乳酸菌”“气泡水”等字样,瓶内液体呈透明或者半透明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些“假水”还散发着清香,看起来像一瓶小饮料。针对此类产品,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家长应谨慎购买“假水”玩具,避免孩童误食。(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如今,儿童玩具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只有家长想不到的,没有商家做不到的。为了吸引小朋友,商家在玩具上“施展”各种手段,不仅种类功能日新月异,还通过动漫、游戏中的角色形象拓展销售。在商品包装上,商家通过鲜艳炫目的色彩、呆萌可爱的造型和新奇流行的宣传文字,常常让小朋友们一眼看到就转不了身、迈不动步。但是,成功的营销也要有底线,售卖儿童玩具,必须把维护儿童安全健康放在首位,不能为了赚钱而刻意模糊界限、打“擦边球”。

  以“假水”玩具为例,将“乳酸菌”“气泡水”等带有饮品特征的词语印在产品外观的明显之处,很可能误导孩童将其认成是饮料而食用。儿童认知能力较弱,出于好奇贪玩或受旁人挑逗,也可能会尝试食用“假水”玩具。据报道,“假水”玩具的实际产品名称为“水晶泥”,主要成分包括水、聚乙烯醇和色素,不仅普遍存在硼元素含量较高的情况,有的还含有防腐剂,一旦误食,可能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危害。

  针对类似“假水”等玩具存在的隐患,商家、社会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损害儿童健康的情况发生。首先,商家在处理销售对象为儿童的商品时,要更加自律。相对于成年人,儿童认知能力、自律性、安全意识都不成熟,相同情况下受到伤害的可能更大。因此,在商品外观和宣传上,适合采取更“保守”的方式,不是食品的就尽量不要在外观宣传上突出食品属性元素,避免儿童和家长误读误判。其次,相关部门在日常监管中,针对儿童玩具用品的投诉反馈要调查跟进,对违法商家及时整顿查处。最后,作为家长,要注意对儿童的日常教育,特别是安全知识和生活常识,要不厌其烦、经常提及。对年龄小的儿童,尽量不要让其单独接触或购买带有一定危险性的玩具和商品,做到防患于未然。

  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可以理解,但是将食品做得不像食品,或者将不是食品的商品做得像食品,可能会带来意料之外的风险。凡事要有底线,特别是儿童玩具,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假水”玩具做得越“逼真”越像饮料,对儿童的潜在危害就越大。我们应保持合理警惕,为儿童创造更安全的环境,帮助他们远离危险。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