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全球抗疟创新方案涌现 亟须应对气候变化影响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13 07:29 点击:
导读: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也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当前,全球抗疟创新方案不断涌现,但也面临巨大挑战,亟须采取紧急行动,以可持续、有韧性的疟疾防控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世界疟疾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约有2.49亿例疟疾病例,比2021年增加500万例。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报告》首次强调,气候变化已对疟疾传播和负担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威胁全球疟疾防控。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的变化会对传播媒介蚊子的生存和繁育造成直接影响。2022年,遭遇大洪水的巴基斯坦疟疾病例增加了4倍,全年病例总数较2021年增加210万。

  气候变化还对疟疾防控产生一系列间接影响。例如,导致医疗服务减少、扰乱药品和疫苗的供应链、增加脆弱人群疟疾扩散风险等。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延长疟疾的流行季,降低流行季的可预见性,不利于准确计算季节性疟疾干预的时机,加重对抗疟疾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可持续、有韧性的疟疾防控措施,同时采取紧急行动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并减轻其影响。

  《报告》介绍了一系列抗疟新工具,如世界卫生组织今年10月推荐了第二种安全有效的疟疾疫苗(R21/Matrix-M)。同时,新一代药浸蚊帐出现,例如,拟除虫菊酯-胡椒基丁醚(PBO)双成分药浸蚊帐增强了对产生抗药性蚊子的效力,目前在非洲分发的药浸蚊帐中有很大一部分使用了这种化合物。

  2021年,中国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30多年来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多年来,中国也一直在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加速创新方案的研发和推广。自2021年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开始联合资助一系列专注于国际合作开发疟疾传播媒介控制的创新解决方案。

  《报告》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78个国家证实蚊子对至少一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29个国家注意到蚊子对所有四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针对上述问题,由重庆大学等机构承担的“户外杀蚊真菌农药研制”项目,拟开发具有大规模生产潜力的杀蚊真菌油基制剂,以解决化学杀虫剂引起的蚊虫抗药性与环境污染的问题。

  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机构承担的“利用按蚊天然抗疟共生菌阻断疟疾传播”研究,拟把天然抗疟共生菌引入到按蚊群体中,进而使按蚊无法传播疟疾。

  由南方医科大学等机构承担的“高效实时户外疟疾媒介蚊虫诱捕监测技术和装置的研发”项目计划研制实时高效的诱捕装置,以掌握蚊虫种群密度、日常活动和季节消长规律,为户外疟疾媒介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指引和技术手段。

  当前,全球疟疾防控取得一定进展,但更面临种种挑战,尤其是气候变化的压力。《报告》呼吁,全球需要采取重大行动,包括增加资源投入,制定数据驱动的战略与创新工具,着重开发更高效、更有效、更低成本的相关产品。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