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大规格吉瓦级项目投建 钙钛矿技术商业化进程再提速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29 07:11 点击:
导读:

  本报记者 殷高峰

  钙钛矿技术的商业化进程继续提速。

  12月28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协鑫集团获悉,其旗下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光电”)总投资50亿元的2吉瓦钙钛矿生产线已于12月27日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为全球首个大规格(1.2米×2.4米)吉瓦级钙钛矿叠层组件生产基地。

  “作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代表,钙钛矿电池及组件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拥有明显的优势。”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协鑫集团、隆基绿能、极电光能等光伏龙头纷纷发力钙钛矿技术和晶硅钙钛矿叠层技术,上述吉瓦级钙钛矿项目开始投建,代表着钙钛矿的大规模商业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此次开工建设的协鑫吉瓦级钙钛矿叠层组件项目,完全实现了技术、装备和材料国产化,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由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代表了钙钛矿技术和商业化应用的全球最高水平。

  据了解,钙钛矿电池作为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可实现光电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钙钛矿电池制备工艺相较传统晶硅电池流程更短、能耗更低,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

  作为最早布局钙钛矿的企业之一,2021年,协鑫光电建成全球首条钙钛矿百兆瓦级中试线,率先在行业中将钙钛矿组件尺寸从平方厘米级跃迁至平方米级。

  11月23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权威认证后出具的正式测试报告显示,协鑫光电推出的1米×2米钙钛矿组件打破行业天花板,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8.04%,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认为,18%的组件效率已能对标目前的碲化镉组件,意味着量产大门真正打开。

  中邮证券认为,单结钙钛矿组件突破18%效率有着重大意义,代表着钙钛矿发电系统将正式具备发电经济性。

  “对于钙钛矿技术来说,18.04%的转换效率意味着钙钛矿技术已经具备市场化应用的基本条件。”屈放表示,但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需要技术的积累和经济性的研判。例如未来钙钛矿电池技术在稳定性和大规模布局方面是否存在局限性,如何实现全面国产化以及降低镀膜成本的问题也仍需解决。

  极电光能董事长于振瑞在不久前召开的2023年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表示,钙钛矿商业化还需两大关键因素的突破,一是大面积下的效率提升,二是达成并验证25年寿命。

  协鑫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吉瓦级项目建成后,将从产品类型、产能、规格、效率四个维度发力,全速向着组件尺寸1.2米×2.4米、组件转化效率26%以上的目标迈进,力争在全球率先引领钙钛矿组件进入大规模商用时代。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