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婴儿专用”不该是吸金专用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30 06:42 点击:
导读:

  50元一斤的宝宝挂面、三四百元一套的餐具……不少商品打上“婴幼儿、儿童专用”标签便身价倍增,一些产品价格远超合理范围,却并未体现出“专用”的特殊性,还加剧了育儿焦虑。(12月29日《成都商报》)

  家里有娃的家长,想必对高价婴幼儿产品都不陌生。如今,无论是日用品、小家电还是其他类目商品,仿佛都“爱”上了“婴幼儿专用”,将之单列售卖成为一种惯常操作。近日,“天价母婴消费收割廉价爸妈”话题一度冲上热搜。诚然,婴幼儿产品具有一定特殊性,比如材料成本高、生产规范严格,价格比普通产品高一点本没什么。问题在于,一些产品通过炒作概念、虚假宣传,对产品进行虚高标价,却在产品品质、使用效果上不够用心,深受消费者诟病。

  必须承认,在优生优育观念和精细化养娃心理的影响下,市场对高标准和高品质母婴用品确有需求甚至可以说是刚需。应当警惕的是,商家打着“婴幼儿专用”幌子,为“收割”父母们的钱包而营销制造出来的“伪需求”,比如号称“可以帮助宝宝改善湿疹、痱子等症状”的婴幼儿吹风机,实际上跟普通吹风机没啥差别。高价格并不等于高品质,消费者瞄准的仍是高价背后的产品含金量。当产品过分注重花哨的噱头而忽视实用的本质时,迟早会失去市场。

  所以,对于婴幼儿产品市场的异常“繁荣”,我们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正如近日江苏省消保委所呼吁的,要让婴幼儿产品定位回归实用本质,加强整治商家虚假宣传等不规范行为。而那些“想给孩子最好的”的家长,也别盲目迷信“婴幼儿专用”,避免成为被收割的“韭菜”。(张冬梅)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