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26座!GDP万亿城市“上新”折射新活力

作者:网络 时间:2024-02-03 08:02 点击:
导读: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何欣荣 周闻韬)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能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贡献什么力量?陆续举行的地方两会传来好消息:江苏常州、山东烟台2023年GDP突破万亿元,万亿城市“家庭”迎来“新面孔”。GDP万亿城市从原来的24座扩容至26座,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跃升,更折射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活力……

  18年前,上海成为全国第一座GDP万亿城市。十几年间,GDP万亿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从东部扩展到中部、西部。

  在中国,城市块头有大有小,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在创新上找绝活,向差异化要动力,不同规模的城市就能“舞”出风采。

  ――在“进”字上发力。“吨位”决定“地位”,没有一定的经济体量,就难以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对于一些省份和区域来说,只有“火车头”够强,整趟车才能跑得更快。

  以中西部首个GDP超3万亿元的城市重庆为例,2023年重庆制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智能手机产量预计占全国6.7%。

  ――在“新”字上挖潜。经济发展不是“冲刺”,而是“长跑”。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求新求变,才能在长跑中展现后劲。

  新晋级的常州、烟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各有“绝活”。常州集聚了理想、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2023年整车产量达68万辆,不断筑牢“工业家底”;烟台拥有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两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

  近日,福耀玻璃宣布,将投资57.5亿元建设汽车玻璃项目,助力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为安徽首个GDP万亿城市,过去十年合肥从“没有存在感的省会之一”,到如今形成“芯屏汽合”新兴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十名。

  ――在“实”字上下功夫。GDP万亿城市“上新”受关注,因为经济总量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还连着公共服务、就业岗位等百姓关切事。经济增长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要更多用来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GDP首破2万亿元的杭州,2023年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接近40万人,连续多年人才净流入率位于全国前列;从开发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算法人才,到带动农户共建莲藕产业园的“藕专家”,武汉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放眼全国,常州、烟台之后,江苏徐州、河北唐山、辽宁大连和浙江温州正在冲刺万亿GDP城市的路上。区域发展的新动能,必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