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金融市场影响总体有限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加速调整,但稳中趋升的基准情形尚未改变,呈双向波动、稳中趋升态势。
管涛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境内外汇供求关系基本平衡,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市场汇率预期保持基本稳定,股汇共振有相关性但无因果关系。综合上述因素分析,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金融市场影响总体有限。在经济复苏大背景下,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具备坚实基础。
人民币汇率不会是线性单边走势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因素是国内经济基本面。”管涛表示,当前,虽然市场对未来国内经济复苏的具体走势存在一定分歧,但基本共识仍是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中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
在管涛看来,目前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升的基准情形尚未改变。人民币汇率不会是线性单边走势,而是双向波动、稳中趋升。“随着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经济社会将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如果积极因素进一步积累,国内经济运行稳步回升,在我国基础国际收支依然较为强劲的情况下,将对今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管涛说。
此外,政策层面明确,坚决抑制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5月18日召开的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CFXC)2023年第一次会议指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加强监督管理和监测分析,强化预期引导,必要时对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遏制投机炒作。自律机制成员单位要自觉维护外汇市场的基本稳定,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积极落实自律规范,研究加强美元存款业务等自律管理,提升对企业的汇率避险服务水平,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人民银行、外汇局也强调,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不断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相关政策,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具坚实基础
在管涛看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金融市场影响总体有限。
首先,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高频数据显示,万得人民币汇率预估指数在年初经历一波上升后,转为窄幅震荡。虽然自4月中下旬开始有所回落,但4月18日至5月19日仅回调1.3%,今年以来依然累计上涨0.2%。国际清算银行(BIS)编制的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显示,前4个月分别上涨0.4%和下跌2.2%,后者主要反映海外高通胀、国内低物价的影响,而非竞争性贬值。
其次,境内外汇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管涛表示,2022年9月底,央行上调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市场主体部分远期购汇需求转化为即期购汇。10月,市场主体的付汇购汇率(剔除远期履约额,下同)由9月的49.8%升至58.2%,此后介于55%至64%之间,持续高于收汇结汇率。受此影响,前4个月,银行即期结售汇由上年同期顺差779亿美元转为逆差98亿美元,但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顺差492亿美元,同比仅下降了3.1%。
再者,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管涛说,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扩大,市场主体趋于理性,汇率预期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股汇共振有相关性但无因果关系。“比如,最近人民币汇率连续贬值时期,陆股通资金并未出现大幅净流出。5月11日至18日,陆股通单日平均净流入3亿元,6个交易日中只有2个交易日为净流出,尤其是在17日仍净流入17亿元。”管涛表示。
管涛认为,在经济复苏大背景下,向好因素增多,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具备坚实基础。随着经济修复深化,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望较一季度明显回升。A股估值整体水平仍处历史低位,投资者对经济增长预期有改善空间。
随便看看:
- [头条]网络“种草”隐匿化 新规落地不能只靠博主自觉
- [头条]国家发改委郑重声明:内部没有“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
- [头条]热评丨C919商业首飞成功,中国大飞机“一飞冲天”
- [头条]线上服务近141亿人次 电子社保卡成为百姓“心头好”
- [头条]河北曹妃甸港区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47%
- [头条]全球动力电池包价格将下降到100美元/千瓦时,达成本临界点,
- [头条]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
- [头条]帮助20万残障人士圆梦旅行 她说无障碍不只是残障朋友的事
- [头条]四川迎来强降雨 紧急转移2149人
- [头条]网络视听大会遂宁市影视产业招商推介会举行 七大优质项目现场签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