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新能源车企倒闭 用户如何索赔

作者:admin 时间:2023-09-20 07:15 点击:
导读:

  龚梦泽

  目前,我国车市有148个汽车品牌,其中114个是本土品牌,34个是外国品牌。行业供大于求久矣,不少车企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相关品牌退出市场,可能面临维修无门的局面。

  而根据我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相关规定,车企即使退出市场,仍要确保10年的配件供应,并需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提供售后服务。

  类似情况已有案例可循,在萨博和欧宝汽车退出中国市场后,通用接手了其售后服务;当西雅特品牌停止在中国销售业务后,售后由大众汽车接手;讴歌退出后,广汽本田提供后续服务……可以看出,那些背靠大型企业集团的车企,即使退市了,集团也会指定其他品牌处理相关后续事宜。

  相比传统燃油车企的“家大业大”,造车新势力的车主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大多企业宣布破产前已资不抵债,理论上很难有汽车品牌或第三方会接手这类车企的售后业务。即便有人接手,由于保有量基数小,或存在配件不适配的情况,对车主来说,售后服务大概率难以有效保障。

  除保有量因素外,汽修后市场的成熟度也对新能源汽车稍显不利。传统燃油车汽修的原厂件基数大、拆车件供应充足,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技术相对通用且成熟;而新能源汽车由于涉及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维修门槛较高,修理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和软件程序的人才十分有限,维修难度大、成本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维保高发期,售后服务需求增长与售后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正日益凸显,诸如主机厂垄断配件和软件数据,售后服务标准不健全、不统一,各品牌服务差异大等难题亟待解决。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保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结合汽车市场发展阶段、结构性趋势性变化以及面临的主要风险,宜更多关注汽车“包修、包换、包退”权益的范围,提升“三包”服务便利度,简化消费者享受“三包”的条件,优化消费者获取修理者信息的方式。

  其次,消费者应优先选购保有量大、口碑技术与保值率水平俱佳的汽车品牌厂商。中国车市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大浪淘沙的残酷竞争中,只有具备品质优异、质量过硬、成本可控的全产业链能力的汽车企业,才能持续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相关企业倒闭后,车主若与车企或经销商沟通无果,出现“无人管”的情况,消费者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或者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车主合法权利受到损害,有权向车辆的销售方要求赔偿;若由于车辆存在缺陷造成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车主不仅可向车辆销售方索赔,也有权要求生产商进行赔偿。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